美加征關稅后中國首艘貨輪抵港!到底誰為關稅成本買單
在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之后,目前第一艘被征收新關稅的中國貨船已經(jīng)正式到達美國港口。 對于更加高昂的關稅,到底是誰在買單呢?分析師認為,從貨船上的橡膠輪胎到牙線棒,都會給美國家庭帶來額外的支出。 上圖這艘船,是美國最近對中國加征關稅之后,第一艘抵達美國的貨運船只,上面運載著輪胎、電視機和家具等貨物。 貨物被轉移到卡車上,之后賣給美國消費者。對于更加高昂的關稅,到底是誰在買單呢? CNBC記者 簡·威爾遜:這里是一個例子。在那艘船上,裝載著7.2萬包在中國制造的牙線棒。在關稅加征之前,每包售價42美分,而現(xiàn)在每包超過48美分。這艘船上僅牙線棒,就比之前高了4000美元(約2.7萬人民幣)。 美國加利福尼亞長灘港口執(zhí)行董事 馬里奧·科德羅:舉個例子,美國的鞋類服裝產(chǎn)業(yè)將每天面臨近400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經(jīng)濟分析師史蒂文·費雷爾表示,關稅的提高,會增加美國和中國企業(yè)的壓力,而美國公司需要支付的成本并不少。 美國經(jīng)濟分析師 史蒂文·費雷爾:特朗普總統(tǒng)說美國的進口商們只用承擔新增關稅中的4個百分點,而中國方面要承擔21個百分點。根據(jù)我的判斷,事實恰好相反。 紐約聯(lián)儲的經(jīng)濟學家預測,今年之內,關稅的變化會讓每戶美國家庭平均多花800美元(約5520元人民幣)。但大部分的成本不是因為關稅本身,而是美國企業(yè)用于調整供應鏈的新花銷。 而高盛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也表明,關稅主要透過推升通脹率影響美國經(jīng)濟。近期幾項學術研究表明當前加征關稅帶來的影響將比此前預計的更大。這些研究顯示中國的出口商沒有讓出利潤來承擔這些關稅,美國的制造商也已提高商品價格來應對。 高盛預計特朗普到目前為止加征的關稅 (不僅針對中國,還包括對洗衣機和鋼材商品等加征的關稅) 已經(jīng)推動美國核心PCE通脹率上升了0.2個百分點。如果全面加征關稅,核心PCE通脹率將上升0.6個百分點 (如果加上對汽車加征25%的關稅,則有可能上升0.9個百分點)。 此外,高盛還預計物價上漲將降低美國消費者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進而影響到需求和產(chǎn)出。因此,對美國通脹的影響越大也就意味著對美國GDP的影響越大。在我們的基準預測中,美國GDP受到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約為0.15%。如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全面加征關稅,我們預測影響將升至0.25%,但是這一預測還未計入避險情緒上升對金融狀況所帶來的沖擊。
番外
6月1日來了。中國政府從這一天開始對價值約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提高關稅,作為對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提高到25%舉動的反擊。這叫言出必行!
另一個“重磅”信息也傳遍世界: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guī)則、背離契約精神、出于非商業(yè)目的對中國企業(yè)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yè)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yè)、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來而不往非禮也。針對美方不斷將中國高技術企業(yè)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破壞中國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安全,中方當然不得不果斷采取行動。根據(jù)中國《對外貿易法》的明確規(guī)定,任何國家或者地區(qū)在貿易方面對中國采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類似措施,中方都可對其采取相應措施。中國《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也為中方反擊美方制裁提供了法律支持。顯然,中國即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有力反擊美方霸道行徑,這叫于法有據(jù)!
回顧迄今舉行的11輪中美經(jīng)貿高級別磋商,世人可以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美方出爾反爾、極限施壓,導致磋商進程遇挫。中國講原則、守底線,不卑不亢、不矜不盈、不屈不撓,冷靜應對來自美國發(fā)起的一輪又一輪攻勢,挺得起腰桿,站得穩(wěn)腳跟。當初美方表示愿意談,中國拿出了最大誠意,認認真真投入磋商;如今美方鬧著要打,中方從從容容應對,理智實施不得不采取的反制行動。
公道自在人心。美方一而再、再而三采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不計后果、橫行霸道地蠻干,攪得世界不得安寧。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方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既是在維護自身的正當合法權益,也是在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自由貿易體制。
中國始終選擇站在公道正義一邊,順應時代潮流。中國的發(fā)展壯大,是和平的福音、繁榮的機遇,而不是沖突的威脅,這早已是國際共識。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日前在東京演講時公開告誡美方,不要期待自己總是處于科技領先的地位,各國需要通過對話的方式同強大的中國打交道;具有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必須和諧相處,美中之間的沖突只會導致“更大的破壞”。
的確,如果美方執(zhí)迷不悟,他們就只能首先迎來“更大的破壞”。美國媒體日前報道稱,美國貿易政策已經(jīng)把美國農(nóng)民逼到“命懸一線”的境地。美國一些政客翻云覆雨的“政策折騰”正逼著華爾街哭泣,經(jīng)貿摩擦升級所驅動的利空信息,令美國股市市值近來已蒸發(fā)1萬多億美元。美國學者對1996至2014年間151個國家(包括34個發(fā)達國家)發(fā)生的貿易沖突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貿易保護主義對發(fā)達國家的沖擊通常更大,美方一些政客想象中國將在貿易爭端中損失更大,完全屬于站不住腳的認知。
國際交往中,戰(zhàn)略誤判是一大忌。對美國而言,當前真正危險的并不是什么貿易逆差問題,而是認知赤字問題。美國一些政客該睜睜眼睛了,世界并不是他們腦子里的那個世界,中國更不是他們可以輕視的國家。
人們無法預期美國一些政客將繼續(xù)朝錯誤的方向走多遠,但可以明確的是,即便不得不“戰(zhàn)”,中方也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有堅定的決心和意志奉陪到底。勝利,終將屬于公道正義的一方。
來源:港口圈、信德海事央視財經(jīng)(ID:cctvyscj)、高盛、人民日報